现在的很多东西都是由近代才开始出现的,比如说建筑需要用到的水泥,最早的水泥被发现的时候是在1796年,而在1796年之前是没有水泥的,水泥作为建筑的重要材料,作用非常大,古代没有水泥,但是明城墙却能稳如泰山600年,他们到底是用了什么样的材料?竟然如此稳固呢?
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该城墙是根据南京的山脉、水系走向建筑而成,历经数百年到现在,依旧保存完好,被称为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并且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墙,能够经历住时间的考验,一直屹立不倒,质量是毋庸置疑,并且肯定是有着特殊的原因。
明城墙用到了青石砖和夯土,其中夯土非常的牢固,为了让这些城墙更加的稳固,在使用了夯土之后,在外部还用青石砖再次砌墙,如此一来就有了二次加固作用,另外夯土就是指将泥土压实的泥块。
此外还想要砌城墙,还有一个材料非常的重要,这种材料现代人都是舍不得用的,这种材料就是糯米,这种糯米就是我们平常食用到食物,在当时他们会将糯米、熟石灰和石灰岩一起混合搅拌,然后用这种搅拌物来作为粘合材料使用。
而正因为是这种材料,使得当时的百姓们民不聊生,压力非常大,糯米被作为粘合材料使用,已经有非常多年的历史了,在没有水泥之前,大部分都是使用的“糯米砂浆”,并且效果很不错,有个缺点就是劳民伤财,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