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网 - 水泥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企业动态 | 行业报告 | 国际市场 | 建材股市 | 项目动态 | 人物访谈 | 设备市场 | 水泥词典 | 环保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经验交流 > 塑料、玻璃、水泥,新事物为什么没有新部首?因为汉字太强大
6.biz | 商业搜索

塑料、玻璃、水泥,新事物为什么没有新部首?因为汉字太强大

信息来源:shuini.biz   时间: 2022-07-02  浏览次数:14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稳定的文字,它已经基本达到了完善(想说完美,但忍住了),不再需要创造新的文字部首了。

  汉字是表意、表音的有机统一体,而任何语言的表达方式都挣脱不了这个范围,所以现有的汉字已经能够满足所有的事物。最重要的,当单个汉字不能满足时,还可以“组词”

  

  使用现有的汉字,用不同的顺序,组成的词语能够轻松得超过亿万种。

  如狮子和老虎的杂交后代,根据父母种类的不同,将狮父虎母叫做狮虎,而虎父狮母叫做虎狮。您会发现,这里并没有增加汉字的数量,但是已经从字义上来说,已经“增加”了两个物种。并且不需要像英文一样,再为它们重新创造两个单词“tigon、liger”出来。

  因此,相对来说,中文是最容易学习的语言,需要学习的字最少,表达的含义却是最多的。

  像问题中的玻璃,其实它是一个通过读音“颇黎”,而新“创造”的一个词语。颇黎,它是颇黎国的国宝。

  

《玄应音义》曰:“颇黎,西国宝名也,此云水玉,或云白珠。”

“玻璃,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同名。”——《本草纲目》

  因此您能够发现,颇黎才是“玻璃’的原名,甚至像水一样的玉、白色的宝珠才是玻璃最早的名字——因为当时玻璃的创作工艺是完全保密的,我国历史上曾经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去购买一堆用火就可以烧出来的“沙子”。甚至到了上个世纪,仍有许多西方国家在使用玻璃珠子去骗取偏僻地区人们的黄金和宝物。

  《新唐书》卷二二一下《吐火罗传》称,吐火罗国“居葱岭西,乌浒河之南,古大夏地。北有颇黎山……”,因此,这里的颇黎国应该是在现在的阿富汗北部、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附近,在当时,都称他们是来自阿拉伯的商人!

  因为当时的玻璃多以珍宝珠玉的形式出现,为了让它更“高端”,所以才会为了它重新“”一个名字,而带“王”字旁就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在中国汉字里,偏旁“王”就代表着“玉”!如果没有印象的话,可以参考《红楼梦》中的取名。如贾宝玉的亲、堂、表兄弟的名字,贾珠、贾琏、贾璜,贾珍等等。

  

  至于“水泥”,它就有点一波三折了。

  水泥在叫做“水泥”之前,它在国内是叫做“士敏士”或者“士绵士”!是“士[shì]”,而不是“土[tǔ]”!它最早同样也是一个音译!是“cement”译过来的,如果您去查英文就会发现,现在仍然有许多的粘接剂叫做“cement”,补牙的也叫“cement”。

  当然,这个名字很少有人听过,因为更多的时候都是被叫做“洋灰”!

  在旧中国,由于明清两代的“闭关锁国”,我国失去了与世界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而“治国”的“八股文”对工业科学发展没有任何裨益,因此许多的基础材料都无法生产,而“水泥”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这种由国外公司控制生产的“士敏士”,成品是像“灰"一样,所以生产工人和建筑工人就把它叫做“洋灰”,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了全国。

  在1952年,制订的第一个全国标准,确定水泥生产以多品种多标号为原则,并将波特兰水泥按其所含的主要矿物组成改称为矽酸盐水泥,后又改称为硅酸盐水泥至今。

  因此,“水泥”这一个词语,应该是在1952年,当时国内的研究团队共同商讨出来的结果,并制成的标准,而之所以使用水泥,应该是就是基于它一目了然“拖泥带水”的本质。

  

  “塑料”这个词简单地多,因为它是根据这个东西的“意”来组建的一个新词。“可以轻易塑造外形的材料”,难道还不够生动形象吗?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水泥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