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内参了解到,近期多家水泥企业“人员优化”风波不断。有知情人士爆料,广东肇庆某水泥厂要求员工签订“霸王条款”引起全厂公愤;某水泥厂采取“末位淘汰”的优化方式引发争议;某水泥大厂因“补助不合理”引起员工不满... ...
事实上,早在2022年业内就传出多家水泥企业的“人员优化”计划,当时有不少企业否认裁员计划。但是从2022年上市企业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多家水泥企业确实存在减员、降薪的情况。
多家水泥企业减员
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包括冀东水泥、金隅集团祁连山、塔牌等在内的8家水泥企业员工人数同比减少。冀东水泥某区域负责人表示,“因煤价高企,水泥市场需求收缩,公司近期经营压力增大。”

多家企业薪酬下降
数据显示,2022年塔牌、华新西藏天路等企业员工薪酬减少,其中塔牌集团、华新水泥应付员工薪酬减少超2亿元。

备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数据中心,仅供参考
塔牌集团财报披露,2022年公司实施了机构精简、人员优化、薪酬标准下降、严控费用等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致使期间费用同比下降1.72亿元,相应地增加了报告期利润总额,取得预期效果。
此外,海螺水泥财报显示2022年员工人数和职工薪酬均有所增加,但是人均薪酬却在下降。
由于利润大幅下滑,多家企业采取“人员优化”的方式进行快速降本。
海螺水泥降薪
有媒体报道称,海螺水泥某厂员工原本7000-8000元的月薪如今到手只有3000-4000元,还有消息称亏损企业年金也将取消。而今年年初,海螺水泥又传出要对各区域一线员工降薪30%的消息。
红狮水泥优化30%以上人员
去年红狮集团总部也被爆出要优化30%以上人员,这部分员工可选择买断工龄离职或分流到下属工厂任职。企业负责人表示,部分产线因销量下滑,员工工资随之下降。如果公司效益持续低迷,不排除红狮水泥继续对效益不好的子公司进行裁员的可能。红狮水泥近两年都是竞聘上岗,今年年初,红狮水泥也重新规划区域销售人员。
华新水泥调整管理层
华新水泥早在2021年初就对企业管理层进行了调整。关于调整股份公司组织结构的通知称,为了保证公司业务的高效运营,节省人力成本,实现倍增计划,对公司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公司由区域管理部门、业务运营部门、职能管理部门等组成。
塔牌集团精简内部管理机构
2022年塔牌集团宣布精简内部管理机构,“砍掉”了三个部门。精简后,总部职能部门由原10个部门降为7个部门。
万年青优化人员配置
为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2022年万年青通过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相关人员岗位。
… …
多家水泥企业收紧招聘计划
在裁员降薪的同时,多家水泥企业也在收紧招聘计划。在华新水泥的官网上,社会招聘职位没有任何信息,而校园招聘和内部招聘的页面也无法打开。

海螺水泥官方网站上同样没有招聘信息。
红狮集团官网诚聘英才栏,招聘职位仅有2个。

据了解,目前绝大多数水泥企业都停止了社会招聘,仅中国建材、华润水泥等企业依然进行社会招聘。而在华润水泥、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等企业2023年校招在进行中,涉及的专业类别与岗位要求也更侧重于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和研发方向。
成本比拼水泥厂智能化升级
目前,水泥行业创新发展已进入成本比拼阶段。能耗成本低、具备节能减排优势的企业未来有更大盈利空间。
譬如,阳泉冀东水泥厂正在打造无人矿山示范项目,已经完成5G基站建设,矿区的装运车也完成了油改电。油改电完成后,能源消耗成本大概降为原来的六分之一。
古城西南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打造全厂智能化信息融合平台。通过新型装备和智能管理系统的运用,企业劳动生产率较原有企业提升了200%,实物煤耗、熟料综合电耗分别降低22.7%、25.8%。

海螺智能实验室智能质量控制系统在同等条件下,原来取样需花费1小时,现只需12分钟即可完成。原本由原来的4—5人,2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样品取样和检测过程采用智能质量控制系统后仅需要30分钟即可完成。

铜川尧柏水泥万吨线通过感知、控制、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实现水泥生产数字化,网络联通、数据互通和大数据分析,主要由无人巡检、机器人包装、无人值守等功能模块组成,全线员工不超过100人,人工干预度小于30%,劳动生产率提高2倍。
冀东水泥万吨线通过无人机巡检,把数据传递到中央控制室进行处理,散装水泥可以采用ETC似的方式装车,袋装水泥可以是机器人装车,并且在通过5G网络可以实行远程操控下,坐在家里沙发上就可以操作我们的水泥企业,整个水泥生产线有60个生产工人就可以运行了。
... ...
近几年来,随着水泥企业运营成本的持续上升,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很多水泥厂都开始大规模的人员优化,而这其中就涉及到大量赔偿问题,以及怎么优化的问题,是分流到其他水泥厂,还是直接采取工龄买断的方式,都是各大水泥厂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离职人员的考虑,在职人员的人人自危,更不利于水泥企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