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摔伤导致骨折,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采用经皮椎骨成形术,将“骨水泥”灌注到椎体内,术后第二天,老人在家人的搀扶和腰围的保护下就已经顺利下地行走,大大缓解了老人的痛苦。

日前,104岁高龄的刘奶奶在家不慎摔倒后,引发胸椎压缩性骨折。核磁共振T1像显示胸12压缩骨折。为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刘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来到了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
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主任医师王磊升认为,如果选择保守治疗,恢复缓慢,刘奶奶需要绝对卧床两个月,这期间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压力性损伤、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且保守治疗存在着远期骨折不愈合或后凸畸形等弊端。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在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后,王磊升及团队决定采用微创的经皮椎骨成形术,来为其解决问题。术中,王磊升及团队将骨组织及“骨水泥”等生物材料经皮肤、椎弓根植入椎体,从力学角度增强其结构强度。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放射线检查提示骨折椎体骨水泥填充弥散良好。第二天,刘奶奶在家人的搀扶以及腰围的保护下就能下地行走。放射线检查提示骨折椎体骨水泥填充弥散良好。“这种方式微创、并发症少,患者也可以早期下床活动。”王磊升介绍说。
2022年国家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2.64亿。国家卫健委在2018年10月公布的首个中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而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脆性骨折,即骨质疏松性骨折。近年来,烟台山医院脊柱外科平均每年完成1000例这种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骨水泥”灌注微创手术,而且呈逐年增加趋势。
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专家在此提醒大家:老年人要定期监测骨密度,采取有效措施延缓骨质疏松,从根本上增强骨质,预防骨折。一旦摔倒后发生腰背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到有救治能力的脊柱外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栾秀玲 张国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